栏目:书画鉴定知识   作者:佚名

    造假涉及到的那件真迹母本一被发现,那么当局伪作的客观属性便就原形毕露。因此,让伪作与母本之间具有相对的“隐蔽性”;并尽可能降低一些制假操作的难度,一直以来都是每位策划与操作书画伪作者格外在意的一个环节。或者干脆说,这正是不少书画作伪人的“策划理念”。所以,书画作伪在有了“绝对克隆”造假手法后,又衍化出“相对克隆”的招术来。

    我所命名的“相对克隆”造假法,具体指作伪者在有针对性地选用某件(或数件)名家真迹母本进行克隆性造假操作时,会视母本、自身能力与伪品赝制过程的具体情况,做出局部或替换或取舍或拼凑等各种各样的变通性处理。企求使伪成品在达到个体“像”的前提下,又与被克隆母本的外观形成或多或少的差别。

    目前,“相对克隆”造假法赝制的书画成品入市量不计其数,其“变化”手段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根据我个人的识假经验,将它们梳理了一下,总结出较常见的几种套路,也算是较具典型性的“款识替换”、“内容删减”、“画面拼凑”与“改变幅形与制式”共四种操作方式,拟分A、B、C、D四个类型做逐一破解。此次先说其首“款识替换”。    

    “款识替换”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找来某名家真迹原作或影印件二件A和B,先去克隆A原作画面(书法也一样)的所有内容到要操作款识(又称题款)时,有意避开该母本,而改去克隆B真迹母本上的款识。由此造成克隆伪品与所涉及二件母本的画面状态皆有不同的客观效果。

    我本人受“相对克隆”术触动较大的是此件图1程十发疑伪成品,因其母本图2就是我自己十分看重的收藏物。几年前,我偶然将其不到巴掌大的一张照片送给了一位从事书画经营的“鉴定爱好者”,想不到不多时即被实施了“相对克隆”并神速般入市作售。此画在拍卖行中曾数次露面,几乎回回都能“成功”交易。

    以图1与图2画面的笔墨与造型状态分析,我认为起码有二个与本文相关的问题很明确:一是前者这件疑伪成品的赝造同上次揭示的那件高仿真“绝对克隆”成品有相似处,它也是借用一种新发明的定位器械来辅助手工进行笔墨操作,否则单凭一张小照片来对照着作伪,其主要内容的笔墨与造型面目就绝不可能会这么接近于母本原作;二是疑伪成品的款识看上去虽与图2母本的不一样,但该字迹结构比画要松懈,笔线也较之疲弱不少,模仿的痕迹十分显著,尤其是“画”与伪款识之间尚有此许不入调征象。只要按常理即可推断,作伪人系“徒手”(指没用仪器)又去克隆了另一件艺术风格与图2略有不同的程十发真迹的款识。据知情者透露,曾有无数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资深书画界人士包括书画鉴定专业人士纷纷指认图1系程老真笔,该成品裱边还有一位书画史论家为其题诗唱和。我真担心,此画的现藏家或许至今还蒙在鼓里。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书画鉴藏有讲究

    下一篇: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之“内容删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