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书画装裱知识 作者:佚名
书画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保存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精神文明,都起了特殊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绘画、文字,大都给制在器物上,镌刻到石头、金属、兽骨以及竹木上,给收藏和传播带来了很大困难。当缣帛(后来的纸张)问世后,绘画技法才得以施展与提高,文字也由单一的实用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缣帛的发明,无疑是推动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促使装裱工艺降生的重要物质条件。而丝织、造纸与书法、绘画的相互作用,又导致了装裱工艺的升华。
如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后来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裱背和装饰书画的技艺经过不断的探索、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优良传统。这是我国丰富的艺术遗产、工艺遗产极其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亟待我们加以整理、继承和发展。
一、秦、汉时代书画装裱艺术的出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不久,这个短命的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怒涛中覆灭了。
在楚汉相争中那位斩白蛇而起的刘邦,终于建立了西汉政权。西汉隶书发展,立碑之风盛行,传世的汉碑约有170余种,洋洋大观,灿若星辰。
秦汉绘画艺术是,包括壁画、漆画、画像砖、木板画、木筒画、帛画等。比前秦都有发展。在艺术表现上,力求抓大貌,大势上也能处理较大的场面,塑造出各种不同的形象,但这个时期的绘画尚处在稚拙阶段,还缺乏深入精致的表达能力。
秦、汉已使用简策与帛书。用竹做的叫“简策”,用木做的叫“版牍”。
关于简的制作,古书上也有很清楚的记载,历年来从地下挖掘的实物,也给我们提供了越来越明确的认识。汉代学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量知篇》中写道“……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台湾刘向《别录》中说:“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以火炙简令汗去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曰汗简。”一根竹片叫做“简”,每单根简是组成整部著作的基本单位,一部书往需多根简写成。把许多根简编连到一处,就叫做“策”,“策”字也可以写成“册”。据《说文解字》,“册”是象形字,像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一根简容不下许多字,长文章必须用许多简编成策。在当时,一篇文章就是一册,所以“篇”也就是那时的计数单位。如《论语》二十篇,《孟子》七篇等。
简策上的字是用毛笔沾墨写的,这叫做“笔”,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这叫做“削”。简策使用的时期很长,甲骨文和青铜器上都有“册”字,这说明在公元1300多年之前简策就已有了。它最盛行的时间是从春秋到东汉末年。竹和木是很普遍的材料,用它们来制作书籍,容易得多,便利了人们写作。竹策的诞生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我国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的《五经》等书,就是写在简策上的。
但是,简策太重,一部书要人抬、肩扛、车拉,十分不便。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另外一种可代简策的东西——帛。于是帛书便应运而生。
前面,我们已对旧中国国时代的帛画做了介绍,这里专门对帛书进行介绍,从中会发现书画装裱艺术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和它那不易被人发现的足迹。
帛书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因帛也有缣、素等名称,所以古人也有称帛书为缣书、素书的。简策和帛书有时并称,例如在《墨子》中说:“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孟。”
帛书与竹简并行使用,直到东汉时代。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国家图书遭到破坏,军人把帛书拿来做车篷、提囊、口袋,可见当时已经为数不少。三国以后。纸逐渐通行,帛书渐少。帛书的普遍使用大约在旧中国国到三国之间,七八百年之久。
帛是丝织品,质地轻软。在织出的长匹上面写字,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随意剪裁,随意郐卷。比体积庞大、笨重的竹、木简要方便得多,实用得多了。
《汉书·食货志》记载:“大公为周立九府园法,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可知古代的帽为二尺二寸宽。汉代仍沿袭古代制度。《流沙附简·二器物类》中记载:“任城国亢父缣一匹,幅广二尺二寸,长四丈……。”缣帛广二尺二寸,简书二尺四寸,把简书和帛书的卷轴陈列在书案上,形式是很直辖市的,当然一卷简书和一卷帛书相比,体积不同,卷内抄写的文字也不同。
帛书的形式发展到汉代,越来越考究了。那时有专门供写书用的缣帛,而且在上面还织有花纹、淡雅的图案,为书写方便还织有或画有红色或黑色的界行,人们称之谓“朱丝拦”、“乌丝拦”。
简书编简相间,中有缝隙,不适于用来抽图。帛书可以避免这种缺陷,很适用于绘图、制图,《汉书·艺文志》中略有记载。由此可见,帛书在当时极为流行。
帛书为使用方便,用竹策装在其首、尾,这样帛书就形成了卷,装在首尾的竹策、木板等,便成为最原始的“轴”。当人们打开帛书放在案几上时,查阅十分方便,若在装好的帛上著书、作画更为方便。从人们便于阅读、著书、绘画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初的书卷问世了,同时书画装裱的真正雏形,已经在帛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
据了解用帛代简虽有许多优越之处,但币十分贵重,所以不易普遍使用。因此现在留下来的帛书不多。1934年长沙楚墓中发现一件,叫做“缯书”,四方形,文字共有900多个。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一大批帛书,共有十多种,约计20多万字,均用墨笔篆字或隶字书写。有《志子》、《战国策》、《易经》等著作。由此可见帛书的一般情况。
“经卷”历史上称为“经”,主要是指儒家经典,是经孔子思想为主要内容。2000多年来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经典。《诗》、《书》、《易》、《礼》、《乐》、《春秋》一直被遵称为“六经”或“五经”(《乐》经已经失传而不算在内),凡抄录“六经”、“五经”的卷被称为“经卷”。
原来的经卷是抄在帛上的(也称为帛书),《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耿昌《月行帛图》二百三十卷;兵书略有记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吴孙子》八十二篇图九卷。这些可以卷舒的经卷、图册,为了保护和使用,都是用织物为底子做成可以舒卷的卷子,这些卷子是用绢、帛、布、粗麻等上浆,有装背之说。这便是最早的装卷。虽至今并无详细文字记载,但中国书画装裱已经形成。
纸的发明:用帛代简,虽有许多优越之处,但却贵而难得,不易普遍使用。这就需要有一种价廉易得,既能保持简策和缣帛的优点,又能避免它们缺点的东西来做书写、绘画的材料。于是人类期待已久的纸,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纸是我国劳动人民首先发明创造的。纸的发明在我国文明史上,以至世界文明史上意义十分重大。
在我国古代,由于造纸原料的不同,对纸的解释也不同。东汉许慎著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丝织纤维所造的纸做了这样的解释:纸,絮一*也,“*”字下说“淌絮箦也”,“淌”字下说“水中去絮也”,“絮”是“敝绵也”。汉代所说的绵就是丝绵,所以絮就是不好的丝绵。“箦”是竹席子。把这些字的意义连起来看,纸就是在水中漂丝绵时,将丝绵在竹席上捶打,而留在席上的坏丝绵。这种粘在席上的坏丝绵往往干了以后成为一张薄片,把这种粘在席上的薄片加以利用,而成之为纸。
纸,古书上也有记载。《后汉书·蔡化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谓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破布、旧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秦上之。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段记载,对于采用植物纤维造纸的发明时间、发明人可以说介绍的是非常明确清楚了。
纵观汉代是简、币、纸并存的时代,似以简、帛使用最普遍。三国以后纸的使用渐多,至晋最盛行,东晋以后纸已完全代替帛的使用。纸的发明,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燕尾服,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当时的纸是有黄檗汁染过的(黄檗,落叶乔木,木材坚硬,供作建筑材料等用,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可入药。又名黄柏),染过的纸颜色发黄,故称为黄纸。用黄檗汁浸染,是为了保护书籍,因为黄檗汗液中的化学万分可以使纸长年防蛀,这种方法又称为“入潢”。我国在很早以前就知道用黄檗保护书籍了。二世纪末叶刘熙所著《释名》内已说:“潢”是“染纸”,三世纪以后就很流行了。西晋荀勖整理汲冢竹简后,在《穆天子传》序中提到用黄纸代替竹简,指的就是这种纸。而五世纪的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求》中有“入潢”一节。更加详细介绍用黄檗汁染纸的方法。
初期用纸写书的形式,模仿帛书的样式把纸张粘成长卷,用捧作轴,粘于最后一幅纸上,以此为中心卷成一束,称为卷轴,所以这种制度就叫做卷轴制度。每张纸上要画上边拦和界行,以便于书写,因而也有乌丝拦、朱丝拦之称。每一纸卷用纸从二幅到几十幅不等,每幅纸又叫做想方设法或幅。为了保护纸卷,大约每五卷或十卷用帙包裹起来,也有的盛之以囊。当时的书,是用毛笔濡墨进行书写的。这种连粘成的长卷,用捧作轴,用毛笔进行书画,和今天的横披、手卷又有何异,笔者认为,这就是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开端。
我国最早的绘画、文字,大都给制在器物上,镌刻到石头、金属、兽骨以及竹木上,给收藏和传播带来了很大困难。当缣帛(后来的纸张)问世后,绘画技法才得以施展与提高,文字也由单一的实用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缣帛的发明,无疑是推动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促使装裱工艺降生的重要物质条件。而丝织、造纸与书法、绘画的相互作用,又导致了装裱工艺的升华。
如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后来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裱背和装饰书画的技艺经过不断的探索、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优良传统。这是我国丰富的艺术遗产、工艺遗产极其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亟待我们加以整理、继承和发展。
一、秦、汉时代书画装裱艺术的出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不久,这个短命的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怒涛中覆灭了。
在楚汉相争中那位斩白蛇而起的刘邦,终于建立了西汉政权。西汉隶书发展,立碑之风盛行,传世的汉碑约有170余种,洋洋大观,灿若星辰。
秦汉绘画艺术是,包括壁画、漆画、画像砖、木板画、木筒画、帛画等。比前秦都有发展。在艺术表现上,力求抓大貌,大势上也能处理较大的场面,塑造出各种不同的形象,但这个时期的绘画尚处在稚拙阶段,还缺乏深入精致的表达能力。
秦、汉已使用简策与帛书。用竹做的叫“简策”,用木做的叫“版牍”。
关于简的制作,古书上也有很清楚的记载,历年来从地下挖掘的实物,也给我们提供了越来越明确的认识。汉代学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量知篇》中写道“……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台湾刘向《别录》中说:“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以火炙简令汗去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曰汗简。”一根竹片叫做“简”,每单根简是组成整部著作的基本单位,一部书往需多根简写成。把许多根简编连到一处,就叫做“策”,“策”字也可以写成“册”。据《说文解字》,“册”是象形字,像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一根简容不下许多字,长文章必须用许多简编成策。在当时,一篇文章就是一册,所以“篇”也就是那时的计数单位。如《论语》二十篇,《孟子》七篇等。
简策上的字是用毛笔沾墨写的,这叫做“笔”,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这叫做“削”。简策使用的时期很长,甲骨文和青铜器上都有“册”字,这说明在公元1300多年之前简策就已有了。它最盛行的时间是从春秋到东汉末年。竹和木是很普遍的材料,用它们来制作书籍,容易得多,便利了人们写作。竹策的诞生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我国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的《五经》等书,就是写在简策上的。
但是,简策太重,一部书要人抬、肩扛、车拉,十分不便。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另外一种可代简策的东西——帛。于是帛书便应运而生。
前面,我们已对旧中国国时代的帛画做了介绍,这里专门对帛书进行介绍,从中会发现书画装裱艺术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和它那不易被人发现的足迹。
帛书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因帛也有缣、素等名称,所以古人也有称帛书为缣书、素书的。简策和帛书有时并称,例如在《墨子》中说:“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孟。”
帛书与竹简并行使用,直到东汉时代。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国家图书遭到破坏,军人把帛书拿来做车篷、提囊、口袋,可见当时已经为数不少。三国以后。纸逐渐通行,帛书渐少。帛书的普遍使用大约在旧中国国到三国之间,七八百年之久。
帛是丝织品,质地轻软。在织出的长匹上面写字,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随意剪裁,随意郐卷。比体积庞大、笨重的竹、木简要方便得多,实用得多了。
《汉书·食货志》记载:“大公为周立九府园法,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可知古代的帽为二尺二寸宽。汉代仍沿袭古代制度。《流沙附简·二器物类》中记载:“任城国亢父缣一匹,幅广二尺二寸,长四丈……。”缣帛广二尺二寸,简书二尺四寸,把简书和帛书的卷轴陈列在书案上,形式是很直辖市的,当然一卷简书和一卷帛书相比,体积不同,卷内抄写的文字也不同。
帛书的形式发展到汉代,越来越考究了。那时有专门供写书用的缣帛,而且在上面还织有花纹、淡雅的图案,为书写方便还织有或画有红色或黑色的界行,人们称之谓“朱丝拦”、“乌丝拦”。
简书编简相间,中有缝隙,不适于用来抽图。帛书可以避免这种缺陷,很适用于绘图、制图,《汉书·艺文志》中略有记载。由此可见,帛书在当时极为流行。
帛书为使用方便,用竹策装在其首、尾,这样帛书就形成了卷,装在首尾的竹策、木板等,便成为最原始的“轴”。当人们打开帛书放在案几上时,查阅十分方便,若在装好的帛上著书、作画更为方便。从人们便于阅读、著书、绘画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初的书卷问世了,同时书画装裱的真正雏形,已经在帛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
据了解用帛代简虽有许多优越之处,但币十分贵重,所以不易普遍使用。因此现在留下来的帛书不多。1934年长沙楚墓中发现一件,叫做“缯书”,四方形,文字共有900多个。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一大批帛书,共有十多种,约计20多万字,均用墨笔篆字或隶字书写。有《志子》、《战国策》、《易经》等著作。由此可见帛书的一般情况。
“经卷”历史上称为“经”,主要是指儒家经典,是经孔子思想为主要内容。2000多年来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经典。《诗》、《书》、《易》、《礼》、《乐》、《春秋》一直被遵称为“六经”或“五经”(《乐》经已经失传而不算在内),凡抄录“六经”、“五经”的卷被称为“经卷”。
原来的经卷是抄在帛上的(也称为帛书),《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耿昌《月行帛图》二百三十卷;兵书略有记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吴孙子》八十二篇图九卷。这些可以卷舒的经卷、图册,为了保护和使用,都是用织物为底子做成可以舒卷的卷子,这些卷子是用绢、帛、布、粗麻等上浆,有装背之说。这便是最早的装卷。虽至今并无详细文字记载,但中国书画装裱已经形成。
纸的发明:用帛代简,虽有许多优越之处,但却贵而难得,不易普遍使用。这就需要有一种价廉易得,既能保持简策和缣帛的优点,又能避免它们缺点的东西来做书写、绘画的材料。于是人类期待已久的纸,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纸是我国劳动人民首先发明创造的。纸的发明在我国文明史上,以至世界文明史上意义十分重大。
在我国古代,由于造纸原料的不同,对纸的解释也不同。东汉许慎著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丝织纤维所造的纸做了这样的解释:纸,絮一*也,“*”字下说“淌絮箦也”,“淌”字下说“水中去絮也”,“絮”是“敝绵也”。汉代所说的绵就是丝绵,所以絮就是不好的丝绵。“箦”是竹席子。把这些字的意义连起来看,纸就是在水中漂丝绵时,将丝绵在竹席上捶打,而留在席上的坏丝绵。这种粘在席上的坏丝绵往往干了以后成为一张薄片,把这种粘在席上的薄片加以利用,而成之为纸。
纸,古书上也有记载。《后汉书·蔡化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谓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破布、旧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秦上之。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段记载,对于采用植物纤维造纸的发明时间、发明人可以说介绍的是非常明确清楚了。
纵观汉代是简、币、纸并存的时代,似以简、帛使用最普遍。三国以后纸的使用渐多,至晋最盛行,东晋以后纸已完全代替帛的使用。纸的发明,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燕尾服,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当时的纸是有黄檗汁染过的(黄檗,落叶乔木,木材坚硬,供作建筑材料等用,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可入药。又名黄柏),染过的纸颜色发黄,故称为黄纸。用黄檗汁浸染,是为了保护书籍,因为黄檗汗液中的化学万分可以使纸长年防蛀,这种方法又称为“入潢”。我国在很早以前就知道用黄檗保护书籍了。二世纪末叶刘熙所著《释名》内已说:“潢”是“染纸”,三世纪以后就很流行了。西晋荀勖整理汲冢竹简后,在《穆天子传》序中提到用黄纸代替竹简,指的就是这种纸。而五世纪的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求》中有“入潢”一节。更加详细介绍用黄檗汁染纸的方法。
初期用纸写书的形式,模仿帛书的样式把纸张粘成长卷,用捧作轴,粘于最后一幅纸上,以此为中心卷成一束,称为卷轴,所以这种制度就叫做卷轴制度。每张纸上要画上边拦和界行,以便于书写,因而也有乌丝拦、朱丝拦之称。每一纸卷用纸从二幅到几十幅不等,每幅纸又叫做想方设法或幅。为了保护纸卷,大约每五卷或十卷用帙包裹起来,也有的盛之以囊。当时的书,是用毛笔濡墨进行书写的。这种连粘成的长卷,用捧作轴,用毛笔进行书画,和今天的横披、手卷又有何异,笔者认为,这就是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开端。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古画揭裱当慎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