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社会热点新闻   作者:佚名

  新华社吉隆坡6月28日电  专访:全球安全倡议填补了全球安全架构的空白——访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主席翁诗杰

  新华社记者毛鹏飞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主席翁诗杰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填补了全球安全架构的空白。这在单边制裁、长臂管辖和对抗性军事条约频现的当代全球安全治理中,无疑是一股正义的力量。

  翁诗杰说,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足以警醒世界:当战争地区的数百万平民陷入贫困时,披着“促进民主”外衣的军事入侵却鲜受谴责;自诩的民主和人权“捍卫者”颠覆他国政权,却美其名曰“政权更迭”,试图将其合法化。事实一再证明,西方的人权论述与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迫切需求完全脱节。“教训使我们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以自己的观点来设定普世的人权标准,毕竟全球各地的人文标准和社会规范向来不尽相同。”

  翁诗杰强调说:“放任任何国家为了自己狭隘的地缘政治利益而动辄以人权作为武器,只会使世界沿着地缘政治的裂痕进一步分裂,严重损害国际合作。”

  翁诗杰认为,从全球人权治理的角度来看,减贫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柱之一。在军事冲突、气候变化等多种不安全因素冲击下,全球减贫事业出现明显倒退,全球发展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

  翁诗杰批评一些富裕国家不履行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资金承诺。他认为,这种行为使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国际合作陷入困境,尤其令发展中国家失去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资源。“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行为并不亚于侵犯人权。”

  翁诗杰指出,北约、七国集团和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渲染“中国威胁”,清楚表明了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美国不断升级的好战言论和军备竞赛,已将世界推向剑拔弩张的险境。

  翁诗杰表示,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填补了全球安全架构的空白。中国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植根于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一国安全不应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中国成功促成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和解,被普遍认为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成功实践。

  翁诗杰认为,作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最易受冲击的群体,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持久和平环境,需要一个能够照顾其安全关切的全球安全架构。中国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一国际公共产品,这都证明中国是全球和平与安全的捍卫者。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一带一路”上的中外合作故事——“幸福列车”奔跑在蒙内铁路上

    下一篇:新华时评 | 中国的好人缘从何而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