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作者:阎 正
有人说:时间是记忆的漂白剂。而石鲁在印度的短暂生活,无论是痛楚和欢乐,都久久清晰地留在他的大脑之中。 “我看这电影是送它一次葬礼!” 石鲁从印度回来,他所编剧的《暴风雨中的雄鹰》刚刚拍完,大家正等着他看样片,他应邀去了。 电影放映中,他时时露出不悦的情绪,不等电影的结尾音乐停止,他就拂袖站起,忿忿离去。 据说这个电影的导演,当时刚从香港回来,对不少关键情节的处理,都非常谨慎,这使石鲁极不满意,他几乎是大声吼叫地说道:“要叫我导,我就不这样导!” 但平心而论,这个导演还是尽了相当大的努力,影片中几个主要角色的扮演者,如素有电影皇帝之称的金焰和在《平原游击队》中扮演李向阳的郭振清,以及后来在《吉鸿昌》中扮演霍金龙的白德彰,都各自通过真实的艺术表演,在《暴风雨中的雄鹰》一片中塑造了有血有肉的红军指挥员与藏族老人的感人形象,而且在电影放映之后,也获得了影剧界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石鲁的反映则完全相反,当电影厂的同志撵到家来,征求他看过样片后的意见时,他不客气地说:“我看这电影,是送它一次葬礼!”他丝毫没有因为别人的赞誉而感到高兴,他的否定态度甚至有些不近情理。他认为有些人是闭着眼睛瞎吹乱捧。当然别人没有看过他的剧本原稿,他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知道他剧情的原貌,他把一切恼怒都归结于导演身上,愤慨地说:“他改那一套我不同意,我的意见他们又不接受!”他是那样痛恨对他剧本伤筋动骨的修改,以至于发话从此与那位导演断交! 诚然,一个画家一个作家爱自己的作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但过于偏激固执不能说不是石鲁一个很大的缺陷,暴烈的脾气,急躁的性格,是这位卓越艺术家的致命弱点,有人说:“石鲁一辈子都在吃他脾气的亏。”这话品味起来,也许是有些道理的吧?!
·上一篇文章:郑板桥曾命富人开库赈灾 被贬官回家
·下一篇文章:美术:鲁迅的另一块生命田园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bksh.cn/news/mingren/1172420213280HDIKD2H7HBE9E09FD.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史景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