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作者:佚名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名纯芝,小名阿芝,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和自号。

  一. 二十七岁至四十岁为其学画的临摹阶段。

  四十岁以前,他主要在家乡湘潭一带学习绘画。十九岁(1883年)时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二十五岁(1889年)拜萧芗陔、文少可学画人物肖像,也画山水;二十七岁拜胡沁园为师,学画工笔花鸟、草虫,胡师为其取名齐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后人们常把“山人”二字省略,故有齐白石之名;二十六岁(1890年)时从谭溥(荔生)学画山水,此时期主要是以学画工笔临摹为主,绘画的立意上、布局上、用笔上、设色上都很注意法度,处处合于规矩,这阶段为其打基础阶段;三十七岁拜文人王运为师,学作诗文,成为他生活和艺术道路上主要的转折点,开始由民间画师转变为文人画家。此时期他的绘画作品现已很少见到,从他三十七岁时所做的山水作品看,完全用墨,看上去还是传统画法,比较死板,但从笔墨技巧运用上,也是很有味道的。再有从画上见到他的花鸟作品,很像李复堂的风格,这说明他也受其影响。这个时期,他绘画的作品墨多笔多,设色很少,以粗笔传统较多。

  二. 四十岁至五十六岁为早期阶段。

  四十二岁(1906年)在钦州郭葆生处临摹八大山人、徐渭、金农的作品;在他五十五岁(1919年)定居北京之前,他画过肖像、工笔仕女、佛像、写意人物、山水、花鸟等。此时期他曾五次出游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见到西安的碑林、雁塔、华清池等,游览长江洞庭、衡山、庐山、桂林等名川大山,开阔了眼界,师法大自然,充实了作品内容。绘画上转入以写生为主,改画大写意笔法。几次出游中结识了不少画友、诗友、朋友,看了许多名人书画,像徐天池、八大山人、陈白阳、石涛、扬州八怪的金农、黄慎、郑板桥等,以及周少白、吴昌硕等,收益颇多,对他影响很大。五十岁后,作品笔意多取法于吴昌硕,意境趋向八大山人,用笔运墨挥洒豪放,师法石涛、徐渭,吸取各家神髓,“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善于接受先进画家的成熟经验。

  三. 五十六岁至六十五岁为变法阶段。

  五十岁后来北京时,在陈师曾启发下,齐白石改变画风。在题材上,面对自然,力求真实。在笔墨上,师法吴昌硕,开创了红花墨叶、气势雄伟的大写意派。齐白石“红花墨叶”派画法,用鲜艳的洋红点花朵,用浓墨作花叶,这样红的花朵,配上不同墨色的荷花,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画面上清新、健康的情调。但变法后早期作品还不够成熟,处于形强神弱阶段。这时期花卉一类的题材是葡萄、大桃、藤萝等,在构图上多数表现出以树木、根系为主体,花叶、果实比较小,枝叶细密,色彩平淡,这是他变法后早期特征。画虾也一样,此时,虾较小而多,体短须短,造形很活泼,但神态不足。腹部是五节,但少姿态。长臂钳也缺乏姿式的变化,更没有挺拔有力的样子。腹部小腿也比较多。头部长须,只是平摆六条或放射状,看不出摆动开合的动态。

  四. 六十五岁至八十八岁为中期成熟期。

  六十五岁至八十八岁,为中后期,也是成熟时期。笔墨纵横淋漓,气势雄伟,任意挥写,超脱奔放,生动活泼,形神兼备,臻于妙境。善于运用墨彩深浅、浓淡的特点,表现对象的质感。笔力功夫纯熟,炉火纯青,准确神似。构图上更为巧妙,充分表现“画外有画”“简而不空”的意境。赋色上鲜艳泼辣,喜用洋红,明快浑厚。此时所画之虾,腹部五节,伸、曲、弯、弹非常有力。腹下的小腿简练到五条。虾的头部用浓淡墨相生的办法,表现虾的头胸分量更重,透明感更明显。虾的眼睛用浓墨横点突出很长,显得更生动。虾的短须上,两条长臂钳显得挺拔有力,软中带硬,节与节之间表现了笔断而意在的意境,这是高度的提炼,是前人没有的。他在八十二岁时题画诗写道:“塘里无鱼虾自奇,也从叶底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名声到老纸。”后两句说明他画虾不同于平常,他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五. 八十九岁至九十三岁为晚期阶段。

  八十九岁以后为晚期,作品之构图、色彩、挥笔、运墨已从有法到无法,随心所欲作画,喜用洋红,工虫一粗一细,多用粗花卉配工虫(早期工虫)。晚年用色浓。晚期九十岁后画虾,去掉了须。

  在积累和掌握了齐白石足够量的资料后,要善于梳理和总结,即将大量储存到大脑中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拢,进而将他早、中、晚期的风格特点总结出来,牢记心中,这便是齐白石书画真迹的标尺。有了这个标尺,今后遇到齐白石的绘画作品,我们就可以进行比较对照,做出正确的鉴定。具有权威性的鉴定大家们,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较多书画家的鉴定标尺,所以他们在对书画作品进行鉴定时游刃有余。我们初学书画鉴定,可先从一家着手,逐步积累。书画鉴定看似特别神妙无从入手,在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通过不断努力,持之以恒,人人都能把书画鉴定这门真经学习到手。(责编:李禹默)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中国传统书画收藏鉴赏的基础知识
·下一篇文章:如何鉴别书画作品上的印章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bksh.cn/news/jianding/118112254501A32C6FJ4B05K4AF8JCK.htm